政策前沿
用匠心精神為企業筑家The policy front
重磅利好!國新辦10項金融新政發布,實體企業請重點關注
發布時間:2025-05-08 分享到:
5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一攬子金融支持政策,旨在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這些政策將為產業集群化發展帶來哪些直接利好?企業又該如何抓住機遇?本文將為您深度解析!
降準降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5月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預計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
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階段性將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5%調降至0%。
政策利率下調: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即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從目前的1.5%調降至1.4%,預計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同步下行約0.1個百分點。
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包括:各類專項結構性工具利率、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均從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補充貸款(PSL)利率從目前的2.25%降至2%。
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調整。
增加“兩新”貸款額度:增加3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由目前的5000億元增加至8000億元,持續支持“兩新”政策實施。
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中國人民銀行將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服務消費與養老的信貸支持。
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增加3000億元: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與調降相關工具利率的政策形成協同效應,支持銀行擴大對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的貸款投放。
資本市場支持工具優化:優化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將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5000億元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3000億元額度合并使用,總額度8000億元。
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貸款資金,可購買科技創新債券,并與地方政府、市場化增信機構等合作,通過共同擔保等多樣化的增信措施,分擔債券的部分違約損失風險,為科技創新企業和股權投資機構發行低成本、長期限科創債券融資提供支持。
戰略核心解讀
本次的一攬子金融政策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民企“穩預期、強信心”的堅定支持,并具有明顯的系統性和精準性:
降低融資成本:通過定向降準、再貸款等工具,加大對中小企業和重點行業的信貸支持,企業融資門檻進一步降低。
綠色金融支持:對節能環保、綠色建筑等領域提供專項貸款和貼息,與高陵智能制造產業園的綠色化、低碳化發展方向高度契合。
基礎設施投資加碼:政府專項債和政策性銀行資金傾斜,基建項目提速,帶動園區產品需求增長,企業訂單潛力大增。
產業集群發展三大利好
01 企業投資成本下降新政下,企業可通過低息貸款或補貼降低廠房購置、設備升級的前期投入,“輕資產”入駐園區更具吸引力。 園區將聯合金融機構推出定制化金融服務,進一步降低客戶決策門檻。
02 產業鏈集聚效應加速基建和房地產政策回暖將直接拉動相關產業需求,上下游企業加速向園區聚集,形成規模化效應。園區將充分發揮絲路融豪品牌效應,借勢打造“綠色產業集群”,吸引符合政策導向的高附加值產業聚集。
03 園區配套服務升級利用政策性資金完善園區物流、環保設施,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增強對龍頭企業的吸引力;結合綠色金融政策,為入園企業提供碳減排技術改造成本分擔等增值服務。
如何抓住政策窗口期?

高陵智能制造產業園將充分發揮“金融政策+園區配套”雙重優勢,為企業量身定制專項融資方案,增強客戶信心,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創新科技、新型環保、跨境電商等企業請放心入駐,我們將為您精準匹配政策紅利。
政策東風已至,高陵智能制造產業園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園區企業服務管理也將快速響應,將金融工具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實現互惠共贏。